微信掃一掃分享
2024年6月11日,作為湖南農業大學客座教授,華維董事長呂名禮教高應邀出席湖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下簡稱水院)畢業典禮并寄語學子(詳見下文)。
此次畢業典禮設置了三道門,門上有華維提供的“水肥一體化倒掛微噴系統(霧化效果,見上圖)”,這是水院和華維為學子們精心設計的“水門洗禮”儀式。
水院黨委書記唐琳主持畢業典禮,借喻三重“水門”寄語學子們畢業后依然像水一樣博大,心懷遠大理想;像水一樣包容,堅持胸懷天下;像水一樣謙恭,錘煉高尚品德;像水一樣的堅韌,甘于吃苦耐勞。祝福學子們洗盡鉛華除去雜念,迎接嶄新的未來。
水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王輝發表講話并解讀三重門:第一重門代表你們與農大結緣,與學校同成長、共進步;第二重門代表你們大學四年在經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干、壯筋骨;第三重門代表你們即將邁入人生的新階段。
這三重門也代表著學校與學院的“大門”將永遠為你們敞開。門上的灑下來的水珠是同學們學習知識肚里的“墨水”、拼搏奮進者頭上的“汗水”、老師和同窗不舍的“淚水”、更是即將步入社會躬身實踐時腳下的“泥水”。
水木韶華寫葳蕤 明道濟農耕神州
尊敬的陳書記、王院長,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農大園里夢想飛,湘江潮涌百舸追。
今朝萬卷加新袍,明日千疇寫葳蕤。
在這個滿園盡帶金色希望的榮光日子里,作為一名26年前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的農水人,非常榮幸有機會參加湖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的畢業典禮。
首先,請允許我向“衣帶漸寬終不悔”的老師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是你們悉心的“灌溉施肥”讓學子們得以茁壯成長。同時,向即將畢業的同學們送上最濃烈的祝賀,祝賀你們即將開啟人生的嶄新篇章。
我是一個典型的“新三農人”(出身農村、畢業農大、服務農業)。在江南水鄉的湖南永州,卻從小親歷了“靠天吃飯、吃不好飯”的困頓,有幸在中國農業大學習了農田水利工程專業,又見識了以色列地處沙漠卻富甲天下的強悍。
我深知,農田水利工程這一看似很土的專業,卻有著跟土地一樣深厚的價值。
畢業26年來,在不缺水、小農業的上海,我始終堅持“學農水、干農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科創實業的華維,成為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建國七十周年全國農業節水突出貢獻獎等殊榮,被主流媒體譽為智慧灌溉的“華為”、“一帶一路”的使者。我本人也有幸榮獲了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海領軍人才和湖南農業大學客座教授等平生想都不敢想的榮譽。
同學們,在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等多項國家戰略綜合加持下,我們迎來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中國農業空前利好的時代,迎來了我們水院人建功立業、灌溉幸福的美好時代。
我理解,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來協同書寫。既需要科學家,也需要“農業家”;既需要博士后,也需要“田秀才”。
鄉村振興,根本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根本是人才振興;人才振興,根本是產教融合。
湖南農業大學一直在卓有成效地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華維集團同湖南農大的合作亦可謂源遠流長。
2019年9月,在康紹忠院士、鄒學校院士等業界泰斗支持和指導下,華維偕同中國農大、湖南農大等開創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華維杯”全國大學生農業水利工程及相關專業創新設計大賽,在座的同學們也應該有不少優秀的“華維杯”獲獎者。
2021年3月,在校長鄒學校院士等領導的支持下,湖南農業大學和華維集團聯合成立了“永州市可控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貴我雙方聯合舉辦的“湖南農業大學智慧灌溉頭雁培訓班暨中國灌溉創客英雄匯·第九季”即將于7月下旬隆重開啟。
親愛的同學們,岳麓書院醇厚的千年文風,已然將你們從青澀稚嫩熏陶成如今的成熟自信,從踏浪飛歌的少年,成長為了未來祖國建設的砥柱中流。
面向未來,我想跟你們分享幾個自己的人生體驗,以期共勉:
1、提高站位、熱愛專業。
作為一名從事智慧灌溉近三十年的老兵,難免有時被很多人“誤解甚至看不懂和看不起”,認為灌溉這個行業太陋。但喜歡歷史的我,在讀了幾遍《中國通史》等皇皇巨著之后發現,中國兩千年的王朝更替史其實就是一部水利興衰史,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灌溉史、一部治水史。樓蘭瑪雅皆因水而興、水竭而亡,而被馬克吐溫稱為“荒涼、貧瘠、沒有希望的土地”,卻因為“一個被總統所重視的滴頭”而成為了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和最小的超級大國。
因此,我始終認為,灌溉,不止于灌溉!
灌溉的是作物,興旺的是產業,幸福的是百姓,綠色的是環境,繁衍的是人類,繁榮的是文明。
同學們,我還始終認為,一個人只有將個人的工作,同行業的痛點、百姓的需求、國家戰略乃至民族復興自然地融為一體時,你才會在內心生發“核動力”般不竭的原動力,你才會開顏笑看人生長征路上的“磅礴烏蒙”和“雪山草地”,才會“辛而不苦”自然地收獲一個又一個成功。而智慧灌溉正是這樣一份“五位一體”的工作。
2、長期主義、專注扎根。
有關數據表明,每24小時,就有3000多家企業倒閉,疫情期間更甚。這其中除了大環境的因素,更多的是很多人急功近利、淺嘗輒止,缺乏竹子那樣專注扎根的精神。殊不知,與其朝三暮四地挖十個坑,還不如專心致志地挖一口井。
3、自以為非、不斷學習。
我理解,大學畢業,并不代表學習的結束,而是帶著大學教會的學習方法和精神開始“社會大學”的全新開始。古往今來,凡有大成者,無一不是奉“學無止境”為圭臬的。與之相反,那些慨嘆懷才不遇的都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以為是者。
學習,未有不斷的學習,才是我們人生之樹賴以根深葉茂、碩果累累的不二“水肥”。
同學們,未來已來!
楚才何不帶吳鉤,明道濟農耕神州。
教民稼穡解多艱,鄉村不興怎能休?
衷心地祝愿你們,心懷夢想、兩腿沾泥,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在中國最好的時代,成為農業強國最好的力量!
厚積薄發的華維,需要更多的干將雄兵,也必然成就更多的干將雄兵!
熱忱地歡迎你們,乘時代大勢,登華維方舟,干興農偉業,享豐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