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分享
01 先進+先進:“灌溉”出中國自主領先品牌
柯城柑橘生態園位于浙江衢州市柯城區石梁鎮,是當地重點農業招商項目。項目投資約2億元,希望通過打造生態高效柑橘示范基地,帶動周邊5萬畝傳統柑橘園轉型升級,從而帶動整個柯城區柑橘產業的發展。
然而,柑橘絕大部分種植在山地丘陵、坡地上,其高差高達50米,這成了示范基地打造的“攔路虎”。
對于當地傳統柑橘園,以往以人工拉水管澆水為主,不僅上地輸水不方便,灌溉量也不穩定。更為致命的是,當灌溉量少或遭遇干旱時,因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常常出現燒根情況,導致果樹長勢緩慢,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痛定思痛。為了真正做到高效、起到示范意義,該基地決定試水智慧灌溉。
當年8月,基地安裝了華維的智慧灌溉系統,包含首部樞紐、滴灌、物聯網平臺等系統。其中,華維自主研發的壓力補償滴灌技術,徹底解決了基地因地勢起伏、長距離運輸灌溉水導致灌溉不均勻問題。尤其在干旱季節,可有效利用水資源,緩解果園旱情。此外,還省工省肥,提升了園區的數字化水平。
基地安裝華維智慧灌溉系統前后對比
之所以能解決基地的頭疼問題,主要功勞歸于1828壓力補償式滴頭、1730系列壓力補償滴灌帶/管,它們是華維智慧灌溉系統代表性成果之一。
壓力補償滴灌技術曾被國外企業壟斷40余年,華維歷經十余年攻關,成功突破滴頭這一“卡脖子”核心技術壁壘,解決了在壓力變化大的情況下自動進行壓力補償,以保證流量基本恒定,從而保證每棵作物得到相對一致的水肥。這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被13位院士專家評價為國際先進。
除了1828壓力補償式滴頭、1730系列壓力補償滴灌帶/管外,還有云智慧施肥機、疊片過濾系列產品等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也正是華維集團22年的潛心積累,才有今天的華維智慧灌溉系統居于國際先進水平。
“一項項自主研發的技術、一個個高品質的產品、一個個貼心優質的服務,背后體現著華維的品牌價值。”華維集團董事長呂名禮說。
02科創+實業:“灌溉”出智慧農業中國方案
幾年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灌溉泰斗茆智教授來到華維集團參觀考察,“我相信了創新的主體應該在企業”,他說:“中國農業考察團以后不要動不動就去以色列,就來華維看看”。
教育部農業節水與水資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光永教授檢驗完華維集團的產品后,大為振奮。稱贊華維集團以一企之力,攻克了困擾中國灌溉界40余年的壓力補償技術,而且在部分性能上還超越了國際巨頭以色列公司,并多次在全國大會上親自講述華維創新故事。
那么,華維集團到底憑什么得到這樣高的認可?
“華維建立了很好的科創實業基礎,產品體系全、質量好,在中國灌溉行業很有特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康紹忠教授給出了答案。
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牽頭建設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布局四大生產智造基地……正是華維集團22年始終堅持“用科創扎實業的根”的理念,才有了在全國業界率先建立起獨具特色的自主研發智造體系、高品質成套產品體系和綜合服務體系的“華維三體系”。
這些成績的根源在于華維團隊對現代農業的深刻洞悉。“水肥是糧食的糧食。你對它不好,它肯定對你不好,甚至會‘死給你看’!”呂名禮說。
在他看來,解決好了作物吃水吃肥的問題,也就解決了農民吃飽的問題、市民吃好的問題,解決好了農業面源污染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好了產業興旺的問題,從而解決好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的問題!
以色列今天的強大正是建立在一個滴頭以及用好每一滴水、每一顆肥的基礎上。自從發明滴灌以來,以色列全國農業用水總量30年來一直穩定在每年13億立方米左右,農業產出卻驚人地翻了5倍,底氣十足躋身世界農業最發達國家之列。這一切正是源于以色列把節水灌溉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立國強國戰略,在全國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節水灌溉系統。
習近平總書記對節水灌溉高度重視。他指出,“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黨二十大報告中又歷史性地提出“新增千億斤糧食和農業強國”戰略。
然而,我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只有0.565,遠低于發達國家0.80的平均水平。
康紹忠院士曾多次呼吁,我們不僅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還要藏糧于水、藏水于技,“通過技術創新發展高水效農業,通過技術進步替代農業用水量增長,為國家食物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呂名禮也非常認同這一觀點。他進一步表示,要推動從溝渠輸水向管道輸水轉變、由澆地向精準澆作物轉變、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轉變、水肥分開向水肥耦合轉變、單一技術向綜合管理轉變,以實現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向可控農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