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企業家日報網
上海華維可控農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可控農業模式的開創者,是一家集智慧灌溉與可控農業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幾年來企業以大量的科技創新,系統性解決農業產業生態鏈問題,使“可控農業”成為循環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比肩而立,更受鄉村振興戰略追求的創新型農業模式。
2023年3月28日,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西華大學、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藍莓產業分會、國家小漿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漿果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小漿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寒地小漿果開發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成都市科技青年聯合會、成都國際小漿果博覽交易網聯合主辦的“2023年第三屆成都國際小漿果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小漿果產業鏈技術成果展”在蓉隆重舉行。
本屆論壇與成果展以學術與產業技術交流為主導,以科研院所、藍莓及小漿果種植企業、種植戶、產業鏈配套企業為主體,以“中國藍莓及小漿果產業科技創新與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集中展示了近幾年來我國小漿果產業鏈創新的主要成果。隆重舉辦了2023年“中國小漿果產業發展貢獻獎”頒獎儀式,全國12家在藍莓及小漿果產業鏈積極開拓進取的企業獲此殊榮。為了推動我國南方藍靛果產業發展,東北農業大學與有關各方簽署了2023年“西南高寒地帶藍靛果產業發展項目”科技合作協議。發布了《2023年中國藍莓及小漿果產業鏈科技成果年度報告》和《2023年中國藍莓及小漿果銷售信息年度報告》報告。全國藍莓及小漿果領域121位知名行業專家參會,收到論壇主題演講、學術報告與產業技術報告76個,內容涵蓋藍莓及小漿果品種研究、種苗繁育、基質栽培、水培技術、水肥一體化、基質栽培技術、水培藍莓技術、提質增效等種植科研與技術節點。展覽交易板塊包括育苗、品種研究、基質栽培、種植管理、生物防控技術、綠色保鮮、深加工科技、采摘機械和產業鏈配套產品等。本屆論壇與成果展參會嘉賓與參展企業,數量均超過上屆。既是今年我國藍莓及小漿果產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遠的發展盛會,也是中國小漿果學術與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峰會與技術創新引領平臺,全國30多家新聞媒體現場采訪,并作了全場新聞報道。
華維代表(左四)
為了進一步進軍我國迅猛發展的藍莓及小漿果領域,近幾年來華維集團一直致力于“可控農業產業鏈模式”在藍莓與小漿果中的創新與運用,通過對藍莓與果蔬生長的溫、光、水、氣、肥等進行精準調控,有效地克服了果蔬在正常生長情況下對自然界生長條件的依賴,全方位提升果蔬品質與產量。
可控農業體系助力藍莓產業主題報告
在本屆論壇與成果展上,華維集團創新的集智慧灌溉(數字水肥一體化、數字化高標準農田、數字化灌區、華維第六谷)、ACA可控農業(數字化區域農業、數字化農業園區、數字化作物工廠、數字化栽培系統)等可控農業產業鏈模式,尤其是讓設施適配作物、數字賦能設施,實現了農業從“靠天吃飯”到“精準預判”的巨大發展。在企業展位前人流如織,可控農業受到眾多藍莓及小漿果種植企業參觀者的追捧與高度認可。
可控農業體系助力藍莓產業主題報告
據悉,華維集團ACA可控農業是將設施農業與數字農業實效融合的全球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是智慧農業的本質訴求。可控農業模式革除了農業園區類綜合項目“規建用”三張皮的弊端,倡導聚合“政產學研金服用創”八方資源,讓設施適配作物、讓數字賦能設施,真正做實、做強“一產”,打造“可控農業1+X產業集群”,用可控農業“產業平臺模式”解決鄉村振興路徑與模式問題。
目前中國農業已進入技術、人才和資本融合加持下的“數字化時代”,現代農業已由資源驅動向技術驅動、模式驅動和體系驅動轉變,傳統不可控的農業模式或將無以為繼,發展科技體系下的可控農業,已成為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產業興旺、綠色發展和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可控農業、循環農業、智慧農業等,一切農業措施都是為了創造一個可控的作物生長微生態環境,通過設施農業結合數字農業,創造出匹配作物不同生長階段對于水肥氣光熱的需求,將有利于確保我國的農業可控與農業安全。最新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超61%,農業科技創新作為重要驅動力,徹底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據全國著名藍莓種植研究專家李亞東教授報告數據,2023年我國已超過27個省市商業化種植藍莓,總栽培面積接近100萬畝,位列全球第二位。可控農業在藍莓與漿果農業創新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也將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