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分享
為進一步推動種子企業與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密切合作,大力開展新品種展示、示范,加快優良品種的轉化推廣,6月19日上午,一場為蔬菜專業合作社量身打造、匯聚蔬菜產業生產端多方代表的高端聚會——2017武漢種業博覽會專題活動之專業合作社創新與發展論壇在藍天龍韻大飯店隆重舉行。
武漢市農科院副院長林處發擔任本次論壇的嘉賓主持人,300余名中部地區各省市農業部門領導、龍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共聚一堂。論壇開場,武漢市農委副巡視員車國強,向參會代表匯報了近年來武漢市蔬菜產業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發展專業合作社的具體舉措。
“弄懂政府怎么抓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合作社怎么關注、順應政策導向,是實現加速發展的關鍵。”——涂勝華
湖北省農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涂勝華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正確把握其內涵?如何深入推進此項工作,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涂勝華論述了以下幾點:
守住三條底線: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
做好三大調整:產品結構調優,農業生產方式調綠,產業體系調新;
強化三大支撐:科技(機械化、互聯網+農業、人才隊伍,科技創新與推廣)、基礎(“三區、三園、一體”、水利、高標準農田、設施農業)、政策(財政、金融、農村創新創業新機制);
推進三項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經營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高效灌溉,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一號技術。”——呂名禮
上海華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名禮
上海華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名禮指出,當下,農民遭遇資源環境的雙重約束、成本價格的雙重擠壓,“一控、兩減、三基本”的農業污染治理成為“帽子政策”。
呂名禮從傳統灌溉施肥模式的造成的資源浪費、農業面源污染、農民靠天吃飯等多重弊端談起,并以以色列通過高效灌溉技術的應用,成為了舉世矚目的沙漠綠洲、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為例,結合華維在十六年中成功打造的一系列國內外高效灌溉項目,讓大家自然而然地了解和理解了高效灌溉技術,來自武漢、南昌、深圳、合肥等地的農業部門領導、合作社理事長們給予了高度評價,并紛紛表示要攜手華維,引進這一具有多重效益的技術,通過智慧灌溉把“互聯網+”現代農業在本地落地。
“以前化學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價值收益,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但現在濫用化肥農藥暴露出了更多的問題。”
——全國露地反季節蔬菜栽培體系發明者賈來栓
“有規劃不亂,有計劃不忙,有人才不累,有預算不窮。”——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教授汪李平
“種植產業鏈最重要是解決農民的‘痛點’,賣難、賣高價難,這就是農民的‘痛點’”。—— 蔡智文
“農產品價格在下降,人力、土地、農資等剛性成本在上升,經營主體收入縮水,正在負重前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武漢直銷中心行政總裁 韓波
本次論壇直擊產業經營的現實問題,嘉賓們妙語連珠,從政策到市場、從實用技術到高端成果、從現有認知到前沿展望進行全路徑的深度剖析和激辯,思維得以充分發散。各位龍頭企業、合作社的代表們對蔬菜產業的宏觀背景、微觀出路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更好地指引未來發展方向。